近日,全国农技中心在新疆库尔勒召开2023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,总结交流了玉米、中晚稻和马铃薯重大病虫害前期发生动态和发生特点,分析研判了下半年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,安排部署了秋粮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。此外,还首次开展了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设备现场比试。
预计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,发生面积8.3亿亩次。中晚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,发生面积9.5亿亩次。马铃薯晚疫病在东北、西北和华北主产区总体中等发生,发生面积778万亩。
现场比试环节中,来自8家企业的11台智能化监测设备,进行了图像自动识别与自动计数准确率、性诱诱虫能力和自动计数准确率等多项比试。通过“标准统一公开、过程严格公平、结果清楚公正”的现场比试,比出了各家监测设备的优势和不足,引发了产学研推用全链条的关注和思考,探索出一条以实效检验评价监测设备性能、以技术引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新路径。
各地要立足减损增产,突出抓好病虫害监测预警等防灾减灾各项关键措施落实,努力实现“以秋补夏”,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。针对草地贪夜蛾、草地螟、水稻“两迁害虫”等病虫害重发突发的严峻形势,全国测报体系要进一步提高站位、明确责任、强化担当,继续发扬不怕苦、不怕难的优良作风,全力以赴做好监测预警工作。同时,要以相关标准为衡量依据,运用好此次智能化监测设备现场比试的结果,按照先进、适用、实用的原则,选好配好病虫监测仪器设备,建设好田间监测点,继续推动测报工作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精准化发展。
全国农技中心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徐树仁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李晶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来源:全国农技推广